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

看瘂弦實踐散步之必要:瘂弦紀錄片《如歌的行板》觀後感

年輕讀者對於瘂弦的認識,應該停留在〈如歌的行板〉、〈紅玉米〉、〈鹽〉、〈上校〉等經典詩作,除了景仰之外,很難有機會理解他曾經歷的時代,以及他對當代台灣文化環境的影響。隨著「島嶼寫作二」即將面世,觀眾們或許可透過紀錄片《如歌的行板》,看見這一位詩人的傳奇光芒是如何鑄成的。

片長一百六十分鐘的影片裡,最常見到的是八十多歲的瘂弦實踐「散步之必要」,以穩健腳步重訪故里與友人。我很喜歡詩人走路的姿態,那帶點好奇的微笑,彷彿每一個映入眼簾的物事都是新的。我更喜歡他孩子一般與朋友、晚輩聊天,那樣毫無防備地與人敞開心房,為了他人的成就而欣喜,想必對於世界懷有很大的信任吧。

影片從他在加拿大剪頭髮開始,節奏明快,就此帶著觀眾走入他在河南、台灣、愛荷華、芝加哥、加拿大等地的生活。那由戰亂導致的天人永隔、從軍時與編輯恩師的相遇、從數箱書信所串連起的愛情與友誼、《創世紀》弟兄們的茁壯與凋零、(擔任聯合報副刊主編時)與生命中最強對手(中國時報副刊主編)高信疆的談笑過招,還有那在八十歲高齡時依然保有的天真可愛,以及他與後生晚輩(吳晟、席慕蓉、林懷民、蔣勳等,他們如今都是我們的前輩了)聊天,無意之間洩漏出來的脆弱與堅毅,更是令人動容。

當他站在玉米田裡邊,我內心卻滿是疑問,想知道他是否與「你們永不懂得/那樣的紅玉米」相逢了,他那時想到了誰……

詩人達瑞讀了駱以軍的《女兒》,曾打電話跟我說:「讀了這本書,你會想要寫出很厲害的東西。」瘂弦的紀錄片《如歌的行板》對我也有相同意義:身為一個編輯,面對瘂弦與高信疆攜手寫下的副刊黃金年代,我雖從未真實參與,但在理解傳奇真實存在後,也想燃燒小宇宙,以編輯技藝與並肩同行的夥伴們一決高下。

後來,我輾轉得知幾位看過本片的同業也一樣熱血沸騰,而傳奇之於一個社會的意義莫過於此:讓新人在陰影中思索如何成為另一個發光燙熱的傳奇,此消彼長,但那具有啟發意義的光芒從未間斷,永遠激勵著後世,讓這一道光成為推動時代的巨輪,一直前進,一直前進。

感謝瘂弦——以及曾指引他方向的那些傳奇光芒——請繼續以文字照亮這個世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